|
|
訂閱社區雜志 |
托縣:光伏新鎮氣象新 綠色能源前景佳 |
(時間:2015-7-7 10:04:08) |
“我是一名基層老黨員,以前住的是40多年前蓋的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寒冷。現在我跟老伴免費搬進了這光伏新鎮的新院子,寬敞明亮,有上下水,還免費供暖,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王英和老伴兒帶著大伙參觀他們的新房,高興得合不攏嘴。王英一家是伍什家鎮伍什家村的村民,作為山路能源集團托克托縣伍什家鎮新型光伏新鎮的第一位受益人,王英夫婦感到非常幸運。 據了解,托縣伍什家鎮光伏新鎮計劃投資4.5億元,建設1000戶標準化住宅,采取整村搬遷的方式把周邊鄉村的農民遷入光伏新鎮,實現生態移民、產業移民和城鎮化建設。“在屋頂、庭院設計安裝30兆瓦光伏發電設備,每戶裝機容量約32千瓦,可實現1—2戶居民的日常用電需求。通過光伏電池組件與建筑物結合,既可提供電力又能作為建筑材料。目前,光伏新鎮一期開工100套,52套進入了光伏發電設備安裝階段,其余48套與二期工程的100套正在主體施工。四套樣板間于2013年9月建成,并成功并網發電。”內蒙古山路集團昇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電器工程師李雄介紹說。 光伏發電項目是近年來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以其清潔、環保、節省能源等特點,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托縣伍什家鎮光伏新鎮項目預計年發電量為4300萬度,火力發電按每度電量消耗305克標準煤計算,每年可節約13000噸標準煤。在光伏組件25年的壽命期內可節約標準煤約33萬噸,而且可實現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零排放,耗水指標也接近于零。 山路集團在托縣伍什家鎮實施新型光伏新鎮的同時,還根據當地荒地、鹽堿地較多的實際情況,集中流轉土地進行高效農牧業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在伍什家鎮陳家梁光伏發電項目區,只見一排排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發電設備正迎著太陽排列成整齊的方陣,像是正在接受太陽檢閱的部隊。 山路集團托克托縣光伏發電項目董事長王超英介紹說:“高效農牧業光伏發電項目規劃投資9.7億元,占地面積為1萬畝,建設的1000兆瓦太陽能發出的清潔能源,與大唐托電并網輸入首都及華北地區。其中一期工程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已于2014年底成功并網發電,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光伏電站;二期工程的35兆瓦將于近期并網發電。” 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周期較長,需要大量運行人員和臨時勞動力,這樣既可為托縣大學生就業創造機會,又可吸納周邊村民到電廠打工,讓他們在享受土地流轉補償的同時擁有更多創收的條件。陳家梁光伏發電站運行員李娟芳說:“我現在工資3000多元,包吃包住,主要負責監控電站日常的運行并做好相關記錄,比起以前打零工,經濟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