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日,倍受社會關注的中國石油“反壟斷第一案”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再次開庭。這是一起牽動打破我國成品油壟斷及生物柴油產業生死存亡的訴訟案。早在2014年1月初,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其生產的生物柴油被拒絕銷售為由,將中石化、中石化云南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依法將盈鼎公司生產的生物柴油納入其燃料銷售體系。此案一波三折,歷時已兩年半仍無最終結果。不得不提醒人們深思! 每年400萬噸地溝油去向不明 我國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是“地溝油”。但目前全國95%以上的生物柴油企業,由于生物柴油無法進入成品油銷售市場,導致停產、破產,那么每年400萬噸的地溝油又去哪兒了?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餐廚垃圾處理展板前問 “地溝油去哪兒了?” “沒有去搞麻辣燙吧?”習總書記為什么如此關心地溝油的去向呢?因為地溝油是“有毒有害物質”,嚴禁用于食用油、飼料油領域。“地溝油”中黃曲霉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長期攝入低劑量黃曲霉素,會破壞人們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導致消化不良、肥胖等癥狀,甚至可使人患肝癌、胃癌、腎癌及卵巢、小腸等部位的癌癥。


地溝油的危害
在大批生物柴油企業停產、倒閉的背景下,地溝油的價格不降反升,由今年年初的2000元/噸,升到3800元/噸。這意味著什么呢?全國每年產生的約400萬噸“地溝油”究竟去哪兒了?根據前瞻網的輿情調查:“地溝油被食用的風險高達86%”。如果習總書記再問一次“現在地溝油又去哪兒了?”請問有誰能說清楚幾百萬噸的“地溝油”真正的去向呢? 重度霧霾成為中國百姓“心肺之患” 前不久,環境保護部向媒體通報,我國已連續六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汪鍵向媒體介紹說:“近年,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國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 環保部《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2015)》顯示:雖然我國重型柴油車僅占汽車保有量的14.1%,但其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排放卻占汽車排放總量的69.2%和99%以上。這表明降低柴油車尤其是重型柴油車的污染排放,將是治理機動車大氣污染排放的重中之重。 生物柴油是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將生物柴油與石化柴油調和使用又可以大大減輕霧霾危害。而“兩桶油”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以種種經濟原因,長期拒絕接納合格達標生物柴油,是導致中國生物柴油產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支持生物柴油產業發展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很大的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指出:“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么形勢?所以,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什么是政治?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31日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支持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有效解決地溝油重返餐桌和治理霧霾,是時代的聲音,關系到人心的向背,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也就是說,發展生物柴油產業既關系到億萬人民的食用油安全,又關系到霧霾治理,這絕不是一般的產業發展問題,應當是“很大的政治”。 2006年國家《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2014年11月國家能源局《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政策》的出臺、2016年2月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及加強市場管理的通知》的發布、2016年5月26日“最高法”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意見的出臺,都表明了黨和政府是高度重視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因此,我們應當從人民的立場來對待地溝油和霧霾的治理問題。 “兩桶油”作為全國成品油銷售的主渠道,支持發展生物柴油是綠色發展之路,也是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之路。作為重要央企的“兩桶油”,理應率先接納合格達標的生物柴油,以實際行動弘揚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而成為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標桿,豈有拒絕接納生物柴油之理? 習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說:“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我們這些“地命海心”(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的人們,懇切盼望“兩桶油”能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不是“拒絕”而是“支持”石化柴油強制摻混生物柴油,通過封閉渠道推向市場,不但杜絕了劣質低品油的違規流通,還可大幅度降低機動車尤其是重卡柴油車的污染排放,同時還大大提升了其柴油市場份額和銷量,何樂而不為呢? “國”“民”合作 共建示范區 習總書記說,“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我們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國企”與“民企”合作,共建生物柴油封閉示范區。從點突破,逐步建立完善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實現全國封閉推廣生物柴油。“國”“民”合作重點解決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示范區內共建混合所有制的混配銷售中心。 “國”“民”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的“生物柴油混配銷售中心”,在示范區內實施 “地溝油”封閉專供生物柴油企業,生物柴油企業專造合格達標生物柴油、混銷中心封閉區域專混專銷生物柴油的“三專”封閉模式。同時,鼓勵利用“撬裝加油裝置”,增設生物柴油銷售網點,將互聯網與村鎮便利店相結合,滿足農機站、礦山、物流園及偏遠地區日益增長的柴油需求,杜絕劣質低品油,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大眾創業和貧困地區的農民脫貧致富。

既安全又廉價的撬裝加油站
2、實施強制摻混。借鑒國際對生物燃料強制摻混的經驗和我國乙醇汽油封閉推廣的成功做法,在示范區內實施強制摻混,未摻混生物柴油的石化柴油不得進入市場銷售,從源頭上杜絕劣質低品油的流通。 3、加強對“地溝油”的流向監管。“地溝油”不得用于生產食用油、飼料油,只能作為生物柴油的原料,就地消納,封閉進入示范區內的生物柴油廠,禁止跨省向示范區外運輸流通,徹底切斷“地溝油”回流餐桌的渠道。 4、共促商務部盡快修改成品油管理辦法,給示范區內的混銷中心及生物柴油企業頒發經營許可證,允許示范區內應用阻隔防爆撬裝加油裝置銷售生物柴油。


全國人大政協代表呼吁修改成品油管理辦法
綠色發展 利國利民 發展生物柴油產業,有利于變廢為寶、餐桌安全;有利于改善大氣質量、生態環境;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轉型、提升效益;有利于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國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山區農民脫貧致富,促進能源農林業發展。生物柴油產業應是中國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主席說:“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生物柴油產業,既利國、利民,又利企、利人、利己,“國企”與“民企”豈有不能合作之理!

國企民企共建生物柴油示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