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德州新能源產業發展集聚綠色動力 推動協同發展 |
(時間:2017-11-15 9:05:24) |
11月9日,山東凱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6家快遞公司在德州市投放了2070輛智慧物流車,覆蓋德城區和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智慧物流車使用綠色環保的鋰電池,實現污染‘零排放’,能夠加速推動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 ”凱旺公司副總經理張鳳寧說。 近年來,德州新能源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結構日趨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對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發揮了重要作用。 太陽能發展方興未艾 年平均日照時數2592小時,日照率超過60%。日照時數長、光照強度大是德州最為顯著的特點。 培植太陽能產業,德州起步于2005年。彼時,德州市全面啟動實施了“中國太陽城”戰略,明確發展太陽能產業。 2007年,出臺《推進建筑領域應用太陽能的實施意見》,提出通過支持太陽能骨干企業推進產業發展,打造產業集群的總體思路。2012年,《德州市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規劃》《德州市太陽能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的密集出臺,為太陽能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2016年,太陽能利用產業聯盟成立,為太陽能及相關企業的抱團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過政策拉動、服務推動、典型帶動等舉措,德州的太陽能產業不斷壯大成長。如今,全市太陽能利用及相關領域的規上企業已發展至27家,培植了皇明、奇威特、中立新能源等業內知名企業,建立了完善的太陽能熱利用工業生產體系,形成了以太陽能熱水器為主,真空集熱管、太陽能定日鏡、太陽能自動化設備、節能玻璃和太陽能一體化建筑技術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 更加鼓舞人心的是,2018年,第二屆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將在德州舉辦。屆時,來自世界各大高校的22支參賽隊伍將各自建設一棟完全由太陽能提供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能源的住宅。德州市也將借此機會進一步深化在新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優化能源結構,為發展集聚清潔動力。 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 今年,德州市新能源汽車行業捷報頻傳。3月,德州市作出中心城區再增加300輛新能源公交車的決定。 6月,新能源汽車產業再進一步,續航里程可達180千米的奇瑞小螞蟻新能源汽車在齊河正式下線。 7月,山東麗馳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為全市首家擁有新能源專用汽車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填補了德州市的行業空白。 緣何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放眼全國,隨著2008年以來能源價格的急劇攀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勢頭,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立足德州,小型電動車產業是德州市最具活力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總產量可占到全省產量的1/3。與此同時,德州市經濟正處于產業轉型、結構優化的重要階段,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日趨強烈,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無疑是實現綠色發展的最佳選擇。 為助力產業發展,2015年,德州市成立小型電動車產業聯盟,吸納50余家相關企業參與,為增進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供了良好平臺。 2016年,德州市正式出臺小型電動車產業聯盟標準,對小型電動車的定義、產品型號、技術參數、技術要求等內容作了明確,為小型電動車產業的整體提升提供了基本遵循。 德州市還成立專門機構,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成功引進北汽、奇瑞等項目,進一步提升產業整體實力,努力打造千億級高速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一以貫之推動產業發展 德州擁有火炬計劃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等眾多國字號品牌,新能源產業發展正快馬加鞭。今年7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批準了德州市的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明確指出德州是“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基地”,這一定位為德州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 今年前三季度,德州市重點培植的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994.2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同比增幅20.9%,其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10.4個百分點,高于六大產業集群平均水平6.8個百分點。目前,全市從事新能源及節能技術產業的企業達169家,初步培育形成了以“光”為主導的光熱、光伏產業,以“風”為主導的風電設備制造業,以“水”為主導的地源熱泵制造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綠色發展”“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德州市將迎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近期,德州市將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吸引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總決賽的參賽企業落戶德州、創新創業。據市發改委主任邵清澤介紹,德州市將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力爭到“十三五”末,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