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扶持補貼退坡漸成趨勢 新能源汽車市場轉型迎拐點 |
(時間:2018-1-25 9:29:24) |
在2020年之前,中國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進一步削減,直到2020年年底全部取消。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估計,新能源汽車在2018年的銷量將有超過35%的增長,漲幅接近至100萬。 從2017年年底開始,坊間就有傳言稱,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可能在2018年提前退坡。目前,政府給予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主要來自財政補貼、牌照、免征購置稅等。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中汽協預計,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將超過100萬輛。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正在落地。來自權威媒體報道,在談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取消時,工信部部長苗圩此前指出,補貼政策調整將分段平穩退出,并將有替代措施。在繼續按照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將新能源汽車統籌規劃、創新發展作為實現交通運輸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并將研究制定積分經濟管理的措施,激活積分交易市場,加快建立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 財政補貼退坡之際,一個新的政策也將開始實施。這種政策的無縫承接一方面是為了保持鼓勵產業政策的連續性,另一方面以期繼續完善政策創新。此前出臺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試圖以此應對2020年政府補貼退出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市場化補貼機制。根據規定,“雙積分”政策將于2018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暫定2018年只統計不處罰,2019年、2020年開始對不達標企業進行處罰。 與此同時,加快碳交易制度、支持商業創新模式以及擴大新能源汽車的份額上都還需要政策下力。具體來看,完善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的政策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施“零排放行駛區域”等措施。今后將繼續擴大電動汽車市場銷售配額,加快公交、出租車普及和推廣,開闊共享汽車新市場,完善充電設施建設措施,營造更好市場環境。2018年是新能源車發展的重要事件窗口,這次補貼政策的退坡,將引導消費者購買能達到補貼標準的新能源汽車。 補貼提前退坡,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變動,今后或面臨嚴峻的考驗。不少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品規劃布局方面,距離2019年和2020年積分比例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苗圩提醒,汽車企業要根據積分辦法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標準和新能源汽車比例的要求,盡早進行產品研發和生產布局。企業遵循政策設計車型,一方面可以享受到政策紅利,另一方面在技術創新、研發、產業類型上也會有所限制。 補貼政策不斷退坡已成為趨勢,車企的關注點應從“如何拿補貼”到“如何推出有競爭力產品”上。根據網上流傳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來看,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按續航里程分檔更細,因此鼓勵企業生產續航里程高能耗低、能量密度高的優質車型用意十分明顯。隨著更多新能源車型投放市場,企業的體系能力建設也將全面提速,推動技術、產品、平臺等全體系能力的進化。 整車和零部件產業將出現大洗牌,進入2020“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由國家政策驅動轉變為終端需求驅動。但可以預見的是,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仍將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障礙,而氫和鋰電的混合是未來純電動汽車解決續航里程焦慮的最佳方式。尤其對于新造車品牌而言,互聯網基因、自主研發自動駕駛和互聯網技術、用戶參與以及心存敬畏,跨界融合則成其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必備元素。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