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大力投資海上風電建設 實現新能源轉型 |
(時間:2018-6-22 8:39:25) |
記者從廣東省能源局獲悉,《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已經通過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經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印發實施。 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數相對較高、技術相對高端的特點,是新能源發展的前沿領域,也是廣東省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規模化發展潛力的領域。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廣東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等相關規劃,廣東省結合海上風電發展實際,對2012年印發的《廣東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進行修編,制定了《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規劃年限為2017~2030年,近期至2020年,遠期至2030年。規劃范圍包括離岸距離不少于10公里、水深50米內的近海海域。 據風能資源分布情況,綜合考慮建設條件、產業基地配套和項目經濟性等因素,廣東省規劃海上風電場址23個,總裝機容量6685萬千瓦。包括:近海淺水區(35米水深以內)海上風電場址15個,裝機容量985萬千瓦,其中粵東海域415萬千瓦,珠三角海域150萬千瓦,粵西海域420萬千瓦;近海深水區(35-50米水深)規劃海上風電場址8個,裝機容量5700萬千瓦,分布在粵東、粵西海域。 其中,廣東省在2018年將重點推進揭陽靖海(15萬千瓦)、揭陽神泉(75萬千瓦)、汕頭洋東(25萬千瓦)、惠州港口一期(40萬千瓦)、陽江沙扒二期(40萬千瓦)、汕頭勒門(一)(35萬千瓦)、汕頭勒門(二)(35萬千瓦)、汕尾后湖(50萬千瓦)、珠海金灣(30萬千瓦)、湛江外羅二期(20萬千瓦)等海上風電項目。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