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5年全球儲能規模或達100吉瓦 |
(時間:2018-11-30 9:34:54) |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近日發布最新預測稱,到2030年,鋰電池儲能系統成本可能下降約52%,全球儲能裝機容量最早將在2025年達到100吉瓦;到2040年,全球儲能市場累計容量將達到942吉瓦,并將吸引1.2萬億美元的投資。 BNEF能源分析師、報告作者之一Yayoi Sekine表示,對比一年前對儲能產業的預測,“現在我們對儲能潛力的信心已大大增強。原因在于儲能系統成本下降的速度快于預期,同時,人們對電動汽車充電和偏遠地區能源獲取這兩個領域的關注度增加。” 報告指出,到2020年,根據現有項目測算,全球儲能規模將超過50吉瓦時,這一發展速度已經超出了此前的預期。屆時,亞太地區的儲能裝機容量將占全球總量的45%左右,歐洲、中東、非洲裝機量總計將占29%左右,而美洲儲能裝機量為26%左右。 據BNEF儲能事業主管Logan Goldie-Scot透露,到2040年,全球儲能容量將達到全球電力裝機總量的7%左右。2030年前,儲能裝機大多數產能將從用于公用事業,此后會逐步轉向商業、工業、住宅等,應用領域更加廣泛。 盡管增長迅速,用于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靜態電池將僅占全部儲能容量的7%左右,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將占大部分裝機容量,而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也將對材料供給市場帶來巨大變化,包括鋰和鈷在內的金屬價格可能出現波動。 這一趨勢預測與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最新發布的報告基本相符。該報告指出,隨著電動汽車發展加速,到2030年在靜態儲能系統的開支將下降66%左右。 同時,報告預測認為,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德國等將成為未來儲能產業最具前景的國家;更多發展中國家也將大量使用儲能系統,尤其在非洲,由于儲能成本將低于建設大規模的電網和僅靠化石能源燃燒的發電廠,柴油發電、光伏將與電池系統將結合發展。 據標普全球普氏分析,在部分成熟市場中,公用事業規模的電池系統可能已經達到了第一波飽和,如果要進一步發展儲能,則需要采用新的商業模式來平衡市場供需。 以英國為例,已獲得許可的儲能容量已經接近5吉瓦,新電池項目的平均裝機容量從2016年的10兆瓦已升至2017年的27兆瓦,但在英國政府收緊儲能產能后,目前進行融資的項目數目增長有所放緩。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