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市場前景廣闊 澳大利亞繼續擴張可再生能源 |
(時間:2019-3-18 9:06:56) |
澳大利亞的風力與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規模,在去年創新高后,今年將繼續擴張。澳大利亞的風力與太陽能發電規模在去年創新高后,今年可望繼續擴大,因為澳大利亞南部在2016年曾發生大停電,以可再生能源增加發電量的需求隨之不斷增加。即使在澳大利亞發展可再生能源仍困難重重,但相關廠商依舊看好澳大利亞是成長性市場。 擁風力、陽光先天優勢 澳大利亞有豐沛的風力和陽光,加上風力發電機組和太陽能板等價格持續下跌,而且企業界需要在傳統電網外,增加更多可再生能源的供電來源以應付不斷增加的電費,因此吸引數十家國際開發商前來建設風力與太陽能等發電場。 盡管澳大利亞的能源政策變來變去,傳統電網仍難以把間歇性供電的可再生能源整合進來,從而使整合費用高出預期,但這些國際開發商仍然視澳大利亞為成長性市場,像法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商Neoen執行長巴巴洛(Xavier Barbaro)就認為澳大利亞市場具有極佳前景。 澳大利亞未來20年內將有多座老舊的燃煤發電廠退役,供電缺口勢必愈來愈大而吸引國際可再生能源開發商前赴后繼涌入澳大利亞卡位。 澳大利亞清潔能源理事會(CEC)理事長費曼(Anna Freeman)說,可再生能源業者的信心在踏入2019年后仍然高亢,正在進行的營造活動規模之大是前所未見。 澳大利亞目前約20%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外界估計這比率在20年后將大幅增長至75%。 CEC指出,去年正在營造或資金已到位的大型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工程興建費用高達200億澳元(約人民幣951.2億元),合計產生14.7百萬千瓦(gigawatt),是2017年的逾2倍而再創新高。 顧問公司Energy Estate創辦人柯瑞(Simon Currie)認為,可再生能源業者在沒有明確的指引之下,一頭熱投入開發工程而產生混亂的情況正在改變當中。 電網連接 困難重重 澳大利亞能源市場調度中心(AEMO)已跟多家電網營運商合作,向可再生能源開發商提出明確指引,包括何處適合蓋發電場和如何跟傳統電網整合。 在整合上,開發商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跟從北方的昆士蘭到南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州之間長達5,000公里的電網做連接。這電網經過3大煤礦區,有源源不絕的煤供火力發電廠提供電力來源,但風力和太陽能等發電場不但遠離這電網,而且其間歇性供電的特性,跟這電網在整合上有難度。 要維持這電網供電穩定,就需要包括同步電容器或儲電用電池等額外配置的設備。但光是一個電容器就要價至少2,000萬美元,電池的費用可能更貴。這都是在整合上必須投入的額外成本。若開發商沒有把類似問題預先計算好,在面對意料之外的成本要解決時,就可能無法經營下去。像工程公司RCR Tomlinson去年11月倒閉就是一例。 CEC去年12月針對可再生能源業的資深高層進行調查發現,與電網連接是業界今年最關心的問題。盡管要面對各種挑戰,但法國可再生能源商Total-Eren的亞太區經理瓦沙(Michael Vawser)強調澳大利亞的商機愈來愈多,對業界來說,這里仍是具吸引力的市場。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