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子與電信研究所(ETRI)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彩色銅銦硒化鎵(CIGS)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為18%。 韓國研發七色無鎘CIGS太陽能電池 轉換效率可達為18%

據微鋰電小組了解到,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了一種指狀背接觸(IBC)銅銦鎵硒硒(CIGS)太陽能電池,其亞微米厚度為673nm。 代爾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常規的前/后接觸(FBC)太陽能電池由于其頂層的寄生吸收而遭受光損失,這可能會導致光電流密度損失10%。此外,科學家們表示:“對于柔性CIGS太陽能電池,金屬格柵會引起額外的光學陰影,從而進一步降低光學性能。” 據稱,這種新型電池更加環保,因為它的緩沖層是由鋅制成的,而不是通常使用的有毒的硫化鎘(CdS)。 研究人員說,他們使 用不同濃度的硫脲(TU),使用化學浴淀積法(CBD)制造細胞。CBD是一種通過將基質浸入前驅體水溶液中來在基底上生產固體無機非金屬材料薄膜的技術。硫脲(TU)是一種用于薄膜太陽能電池在薄膜沉積過程中獲得高質量薄膜的化合物。 科學家們說:“經過光照浸泡處理后,太陽能電池的性能有了顯著提高。”研究發現,在鋅層沉積中使用的屠摩爾濃度與性能增量成正比。 他們通過X射線光發射光譜(XPS)分析了沉積過程的結果。XPS是最廣泛應用的表面分析技術,用于識別材料中存在的元素。他們發現在CIGS和CBD -鋅層的界面上形成了一個中空帶區,從而抑制了電子空穴復合,提高了電池效率。 他們在最近發表在《納米能源》上的“與化學沉積Zn(O,S)緩沖層的Cu(in,Ga)Se2太陽能電池亞穩態缺陷相關的超快波長依賴載流子動力學”中描述了該電池。 電池有七種不同的顏色,可以涂在柔性襯底或玻璃襯底上。他們解釋說:“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被彎曲或折疊,作為下一代環保能源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