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照明】廣州1.5億光亮工程:耗電比全市路燈照明低 |
(時間:2011-4-29 9:52:00) |
日前, 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委托廣州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對白鵝潭及海心沙周邊地區夜景照明提升項目設計公開招標,工程投資總額初定1.5億元,由政府出資。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了社會各界尤其是媒體的一片質疑聲:“花了2個億元的亞運珠江光亮工程,為何又要投入1.5億元的巨資?”“上億元的投資,為何不開聽證會,向公眾征求意見?”“光亮工程每天至少要花掉15萬元的電費,與節能、低碳是否背道而馳?” 4月28日,面對質疑,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正式書面回應人民網記者,表示珠江光亮工程將以“不擾民”為第一前提,同時啟動農村路燈建設惠民工程。 光亮工程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認為,隨著城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相應快速提高,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城市晚間生活日益豐富,人們在居所外的活動時間逐漸增長,相應的對城市夜間環境也提出了更高品質的要求。可以說,光亮工程是一個城市發展、經濟發達、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展現了一個城市的現代、時尚、文明、活力、幸福程度。光亮工程不止是廣州或者中國才有,法國巴黎、韓國光州、美國拉斯維加、日本東京,以及香港、北京、上海、重慶、南京等城市,無不是把光亮工程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到2010年廣州亞運會,“以城市為背景,以珠江為舞臺”的高水平的亞運會開幕式使廣州一夜成名,應該說,珠江光亮工程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它充分展現了廣州時尚之都、活力之都的魅力,讓整個亞洲都看到了廣州的迷人風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取得了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早在2008年,當時的廣州市建委就會同廣州市規劃局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委托相關設計單位完成了《廣州市城市夜景照明總體規劃》。根據《規劃》,廣州市夜景照明實施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亞運開幕前重點實施階段;第二階段為亞運后的重點區域局部提升;第三階段為遠期實施目標,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實施。 的確,珠江兩岸的夜景照明在亞運期間滿足了市民的要求,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感。亞運結束后,部分亞運慶典燈光拆除,珠江兩岸的夜景照明有所減弱。中央電視臺在為拍攝廣州夜景宣傳片時也曾建議,白鵝潭地區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物不多,兩岸的夜景照明缺少載體,顯得不夠突出,可適當進行調整,增加亮度。因此,有必要對珠江兩岸現有的夜景照明進行鞏固和局部提升。為了更好的落實廣州市夜景照明的可持續性發展,并探討城市夜景照明設施的維護管理等問題。亞運會后,廣州市城建委多次邀請業內專家、學者進行研討,并邀請全國其它先進城市的照明管理同行對廣州的夜景照明提出完善提升意見。根據《規劃》并結合專家及各兄弟城市所提的意見,廣州市城建委委托相關設計單位完成了《廣州市珠江兩岸夜景照明可行性研究報告》,從而最終確定了第二階段工作實施的內容和范圍。 根據《可研報告》,此次工作的范圍為海心沙、白鵝潭周邊區域及二沙島沿岸。主要實施內容為:一、將亞運期間部分臨時性夜景照明設施改建成永久性夜景照明設施;二、結合公共信息發布平臺建設,優化提升珠江沿岸夜景照明設施;三、二沙島沿岸夜景照明建設。其中,公共信息發布平臺由廣州市城投集團負責具體實施,主要用于城市免費公共信息發布,但也可適當引入商業廣告,作為經營性項目進行運作。 至于重大項目是否需要聽證,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宣傳處處長李佑軍告訴記者,該照明工程尚在設計招標階段,待設計招標塵埃落定,相信會按程序確定是否報廣州市人大審批。此外,他們希望把認真回應媒體的過程盡量作為一個公眾參與的補充過程。 設計以“不擾民”為第一前提 同時啟動農村路燈建設惠民工程 隨后,廣州市城建委于近日進行了海心沙周邊和白鵝潭地區光亮工程公開設計招標。此次公告的內容為設計招標,相關招標公告中提到的1.5億元,是根據《規劃》和《可研報告》中建議實施范圍內工程總投資估算量。主要是確定一個設計單位來完成總體設計方案,這樣便于整體效果和投資規模。在此基礎上分段完成施工圖設計,并根據逐年的資金安排情況分階段分步驟來實施,1.5億元不僅用于海心沙和白鵝潭地區,同時還包含下一階段計劃要實施的其它地區。 廣州市城建委明確表示,后亞運時代的珠江兩岸光亮工程會更完善,重點是對現狀查缺補漏,不會把現在已經建好的拆掉重來。未來安裝的光亮工程照明,都會嚴格按照廣州市規劃局編制的專項規劃文件,哪個區域照明可以強、哪些區域照明要弱,規劃文件本身就是要避免擾民。設計以“不擾民”為第一前提,提出了技術要求,比如,對玻璃幕墻的建筑物不宜采用泛光照明,少用藍光、熒光燈等,對探照燈角度進行嚴格調試,并減少探照燈數量。也會盡量采用節能燈和采取節電模式,采取平時模式和慶典模式。 另外,除了后亞運時代的珠江兩岸光亮工程外,廣州市今年將全面啟動農村路燈建設惠民工程,這在全省乃至全國將是首次在廣大農村建設路燈工程。初步計劃在兩年時間內完成14萬盞農村路燈建設,總投資估計超過10億元,其中今年完成5.6萬盞,將惠及全市2200余條村的廣大農民。目前,增城市派溏鎮湴汾村路燈已經基本建成。 “十二五”時期,廣州還將繼續加大城市建設力度,“以一主六副”為主骨架,以新城鎮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建設,構筑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國際大都市城市空間形態,為推進全市重點區域發展、重大項目建設提供支持。其中,實施珠江新城與員村地區、琶洲地區、白云新城、白鵝潭地區、廣州新中軸南段地區、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等六大現代化功能區建設,為推動廣佛同城提供支持;促進高快速路網、軌道交通網、城市主骨架網的融合,為珠三角1小時都市圈提供支撐。 和全市路燈照明相比,光亮工程耗電較低的 針對“光亮工程的電費是多少,如何分擔?”這一市民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陳亞新已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目前這種非節假日照明模式下,由政府統一興建的光亮工程的電費,之前有一個大概的統計,每小時的電費是5萬元左右,和全市路燈照明需要的電費相比,這算是比較低的。” 陳亞新同時解釋說,廣州的光亮工程電費分3種模式分擔,一是新中軸線和珠江兩岸地區的公共空間,再加上各個住宅小區的光亮工程,全部電費由政府負擔;二是新中軸線和珠江兩岸的寫字樓、商場、酒店等,采取政府和業主分攤電費的辦法,政府最多負擔4成;第三種是不在政府要求范圍內,而是由自己設計、建造、使用的光亮工程,全部電費由建造者自己承擔。 據了解,廣州對夜景照明設施開啟時間的規定是:平時每天開啟不超過3小時,節慶時不超過4個小時。按照每天亮燈3小時計算,每天大約花掉15萬元,以此計算,每年由廣州財政負擔的夜間景觀光亮工程電費,應在5500萬元左右。針對暨南大學理工學院光電工程系教授陳長纓“目前國家部分地區的電力供應階段性緊張,當局應把節能減排的工作視為重點,城市的景觀燈飾如非必要,應當適可而止”的勸諭,一大洋網網友不勝感嘆:這話當然沒錯,非常實事求是,但是,“必要”怎么界定呢?哎,光亮工程還真是讓廣州的夜景美得驚人啊!廣州市城建委強調,為了厲行節約,廣州夜景照明后期維護管理也同時在啟動相關法規的立法工作。在維護管理規定中,廣州將對城市夜景照明設施后期維護管理實行業主負責制,并會進一步明確夜景照明設施的維護管理主體和維護管理辦法等。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