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雖然沒有給莫高窟文物造成影響,但為防患于未然,我國首個專門針對重大文化遺產地的地震監測系統將于10月在莫高窟開建。參與建設的有關負責人9月24日首次公布了這一消息。
據了解,莫高窟地處地震活動比較活躍的西部地區,歷史上曾多次遭到地震的波及和影響,窟內文物曾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此次建設的敦煌莫高窟地震監測系統主要是在莫高窟及周邊地區布置一個測震臺陣和一個強震動觀測臺陣,然后納入甘肅省地震臺網,進行實時監測。根據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地震局、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三方的合作計劃,今年10月,敦煌莫高窟地震監測系統將在莫高窟一帶開建,明年年內建成。
據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王旭東介紹,“早在今年5月12日之前,我們已經有合作打算,此次汶川大地震更讓我們認識到建設地震監測系統的必要性、緊迫性。”
又訊(記者 謝志娟)9月24日上午,來自浙江的張先生參觀莫高窟藏經洞時,驚喜地發現原本漆黑一團的洞窟內有了照明設施,窟內景象不再模糊難辨。據悉,自今年8月份起,敦煌研究院在藏經洞和第148窟安裝了冷光源照明及相關測試設施,以便游客更好地參觀。
與張先生一樣,去過莫高窟的游客習慣了在講解員的手電筒指引下完成整個參觀過程,但在參觀個別光線極為暗淡的洞窟時,即使有手電筒的指引,也很難辨清窟內景象。約在一個月前,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原則下,莫高窟在第17窟(藏經洞)和第148窟兩個光線暗淡的洞窟內開始安裝對洞窟環境、壁畫、塑像無害的LED冷光源,在這種冷光源照射下,游客可以更好地欣賞洞窟。據了解,針對這兩個洞窟的照明檢測將持續至今年年底,檢測結束后,敦煌研究院將匯總文物保護專家、游客等各方意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計劃地在莫高窟一些光線極弱的洞窟內安裝冷光源照明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