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LED】中國企業OLED材料體系亟待建立 |
(時間:2012-9-24 10:35:15) |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與發光技術,在過去一年多呼聲漸高,逐漸成為新的發展熱點,全球主要顯示與照明廠商都將主要的技術布局和產業布局向OLED產業轉移。市場需求也極大地帶動了與之相關的OLED材料產業的發展。預計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擴大,OLED材料將有更大的發展潛力。更為重要的是,作為OLED器件上游的一大關鍵,材料領域發展的健康與否,關系到整個產業鏈的完整性與穩定性。 目前,OLED材料產業的技術和市場能力十分薄弱,行業的配套能力欠缺。但OLED畢竟是一個新興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如能及早切入,加強布局,仍是中國OLED企業追趕日韓的有利時機。因此,中國OLED上下游的企業應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加大合作力度,建構本土產業鏈,這樣才能強化本土先進OLED技術產業鏈的完整性與穩定性,避免陷入此前液晶行業因上游環節薄弱,而影響整體行業的發展的局面。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與發光技術,在過去一年多呼聲漸高,逐漸成為新的發展熱點,全球主要顯示與照明廠商都將主要的技術布局和產業布局向OLED產業轉移。市場需求也極大地帶動了與之相關的OLED材料產業的發展。預計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擴大,OLED材料將有更大的發展潛力。更為重要的是,作為OLED器件上游的一大關鍵,材料領域發展的健康與否,關系到整個產業鏈的完整性與穩定性。 目前,OLED材料產業的技術和市場能力十分薄弱,行業的配套能力欠缺。但OLED畢竟是一個新興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如能及早切入,加強布局,仍是中國OLED企業追趕日韓的有利時機。因此,中國OLED上下游的企業應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加大合作力度,建構本土產業鏈,這樣才能強化本土先進OLED技術產業鏈的完整性與穩定性,避免陷入此前液晶行業因上游環節薄弱,而影響整體行業的發展的局面。 OLED帶熱材料需求 OLED材料在顯示與照明領域的整體應用價值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近年來,OLED技術的商品化十分迅速。在韓國三星的帶動下,主動矩陣式OLED(AMOLED)在小尺寸顯示屏上已經實現大規模商品化,開始應用在手機、平板電腦之中,其中AMOLED在5英寸以下的移動終端市場已相對成熟。2012年年初,三星和LG Display更是推出55英寸OLED電視,掀起了大尺寸OLED的應用熱潮。而根據Display Search預測,2012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量大約達10.8萬臺,市場滲透率不到千分之一,2013年不到100萬臺,到2014年出貨量接近300萬臺,OLED電視到2014年滲透率達到1%,如果商業化順利的話,預計2020年OLED電視滲透率將達到50%。 此外,OLED作為一種照明技術,擁有面光源光線更為柔和均勻的特點,在普通室內應用有著廣闊前景。因此,全球各大照明巨頭相繼發布了自己新一代OLED照明產品?梢灶A見,未來市場對AMOLED面板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Nanomarkets發布的調查報告,預測OLED材料在顯示與照明領域的整體應用價值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從2012年的5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70億美元,其中電子注入與運輸材料、主動發光材料、發光材料以及主體材料這些領域的價值就達30億美元。 加速材料體系開發 中國企業關鍵還是無法提供一個屬于自已的完整的OLED材料體系。 一般而言,OLED可按發光材料分為兩種: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小分子器件主要采用真空熱蒸發工藝,高分子器件則采用旋轉涂覆或噴涂印刷工藝。根據東方證券分析師黃盼盼的介紹,小分子材料廠商主要有:Eastman、Kodak、出光興產、東洋INK制造、三菱化學等;高分子材料廠商主要有:CDT、Covin、Dow Chemical、住友化學等。 目前,日本、韓國、德國、美國材料廠商基本壟斷了AMOLED發光材料市場。目前國際上與OLED有關的專利已經超過1400項,其中最基本的專利有3項。小分子OLED的基本專利由美國Kodak公司擁有,高分子OLED的專利由英國的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和美國的Uniax公司擁有。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OLED面板的開發力度,然而在OLED材料方面,仍然十分薄弱,材料依賴進口,自制不足。 但是,對于如何加快中國OLED材料產業,華南理工大學蘇仕健教授指出,中國OLED材料產業當前最重要的不是開發或研制多少新材料,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自主的材料體系。OLED與液晶材料不同,液晶發展時間更長,已經形成了標準化的材料體系,但OLED每一個廠商都有一個自己的材料體系。而且這個材料體系是不對外公開的,即使拿到面板進行分析也是分析不出來的。 歐美材料廠家在進行產品銷售時,不是僅賣某一個材料而是賣一個材料體系所形成的解決方案,比如用哪些材料可以做成某一個器件的結構可以產生紅光(或者藍光、綠光),可以達到多高的效率,多長的壽命。也就是說不僅要提供某種材料,還要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體現出上游的價值。 對于下游企業來說,往往不是需求買某一個材料,然后再評估整合,而是希望拿過來就能用?芍袊牧掀髽I在這方面比較欠缺,目前還提供不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材料體系。盡管目前中國企業已經逐漸認識到上游材料的重要性。有些廠商開始從事OLED材料的開發和生產,如吉林的奧來德、北京的阿格蕾亞等,此外中國企業也有自身的優勢,可以把某一產品工藝做得很精,成本做得很低,在某一單純材料上,與國際任何一家企業相比毫不遜色。但對適應下游產業應用角度來講,欠缺仍然較多。中國企業關鍵還是提供不了一個屬于自已的完整的OLED材料體系。在規模上很難在短期內做得比較大。這樣一來,盈利空間也就不會很大。下游面板廠家向中國企業購買時,還要重新評估一個材料體系,所以對國內材料廠家的認可度還不是很高。 立足中長期布局 中國企業現在依然有機會建立自己的材料體系,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 中國企業進入這個領域的時間不長,出現上述問題也算正常。但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材料體系的開發應當被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目前,OLED正處于起步階段,此時切入更加有利于追趕美歐日韓等國家的先進企業,改變中國OLED產業鏈上游環節薄弱的情況,提高行業的配套能力。 對此,蘇仕健教授指出,即使目前美歐日韓等企業已經開發出自己的材料體系,也形成了許多專利技術,但是OLED材料的特征是不一定非用某一個材料,甚至可以開發不同結構的材料,只要達到相同性能即可。因此,中國企業現在依然有機會建立自己的材料體系,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這還是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的。因此,中國材料企業目前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在短期的盈利上,政府也不應過多考慮現實層面的問題,忽略了中長期的布局,要從中長期的發展戰略出發。不是合成幾種材料,或者做一些中間體銷售,應從戰略的高度建立自己的高性能材料體系。 另外,中國OLED材料企業與面板企業各自獨立,相互之間的合作比如專利許可、合作開發等都比較少,這與日本、韓國等企業通過資本、聯盟等機制聯合并有合作的模式存在很大不同。因此,中國OLED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之間需要加強合作的意識,多給本土材料公司機會。更為重要的是,政府應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主導作用,促進中國OLED上下游企業間的合作,建構本土產業鏈,強化本土先進顯示技術產業鏈的完整性。 材料觀察:研發應注重高效率 目前OLED已在手機終端等小尺寸顯示領域得到應用,在大尺寸電視和照明領域的發展潛力也得到業界的認可。不過,市場總體仍處初始階段,只有持續改良現有材料,同時開發新材料,找出兼具高性能與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才能推動OLED商用的加速。由于OLED屬于新興技術,在材料開發上確實存在諸多可以提升的空間,比如材料的高效率、長壽命和低成本都是重要方向。 隨著OLED開始應用于照明領域,對OLED材料的效率與壽命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顯示領域OLED亮度達到100~300cd/cm2就可以得到應用。然而在照明用途中,亮度至少要達到1000~3000cd/cm2。如此一來,對材料的使用壽命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無論是顯示還是照明應用,對OLED發光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日本出光興產小分子領域的藍色熒光材料效率在1000cd/cm2條件下,光效為9.9cd/A,綠光為37cd/A,紅光為11cd/A。光效的提高意味著功耗的降低,在節能減排受到廣泛重視的大背景下,提高效率非常關鍵,降低成本也非常關鍵。目前OLED僅在高端產品中得到少量應用,因此成本問題還不突出。未來如果要想得到大規模普及,要與現有顯示、照明技術進行競爭,如何開發低成本的制造工藝與低成本的材料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如果要提高效率,采用磷光材料是一個解決的方向,不過目前磷光材料與當前主流的熒光材料相比,在熱沉度與壽命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比如深藍色的磷光材料目前開發出的很少,而且壽命還達不到使用要求。中國企業如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將會大大提升技術實力。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小分子材料目前主要采用真空蒸鍍的生產方式。如果能開發出更加簡單的生產工藝如激光轉印技術,也將極大推動成本的降低。 無論液晶還是OLED,我國企業在產業鏈上游的材料領域均存在薄弱環節,但OLED畢竟是一個新興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如能及早切入,加大對平板產業上游核心材料的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強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將有望補足中國企業的一大短板。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