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蘇州河沿岸樓宇、綠地和橋梁景觀燈光建設和改造正加緊進行。到今年年底起,夜晚漫步蘇州河畔,可以看到以節能環保的LED半導體打造的“四大樂章”,串成一條絢麗美妙的文化長廊。
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委員會與普陀區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上海LED半導體照明創新與應用論壇將在11月6日開幕。記者在今天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為貫徹落實節約能源基本國策,加快LED研發技術的產業化進程,普陀區已決定率先在政府主導建設的工程項目中推廣應用LED技術和產品。繼去年真北路立交橋、梅川路休閑街等公共建筑道路景觀工程之后,今年普陀區開工的蘇州河沿岸景觀亮化工程、區政府機關庭院燈光改造工程和區圖書館新館室內照明工程等項目中,都大量投資應用LED新型節能技術和產品。
為了大力發展LED新興產業,普陀區正在制訂約15萬平方米的“天地光電園”和有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未來島光電園”園區規劃,圍繞LED應用中心,形成“一核兩翼”的LED產業發展新格局。目前,盛源光電子產業園、美國LED顯示民間巨頭達科電子中國總部、新加坡盛企集團中國總部等均已入駐。
上海是國內LED產業發展的7處重點地區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建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上海LED工程技術中心與位于普陀區的上海LED應用中心東西呼應的發展格局。
第三屆上海LED半導體照明創新與應用論壇是下周舉行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系列高端專題論壇之一,將整合來自美國、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LED高端企業和專家資源,探討LED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LED即半導體照明,是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簡稱。它比白熾燈省電80%,比熒光節能燈省電50%。目前LED發光效率已高于白熾燈,預計2010年將超過熒光燈。因其是一種固態光源,具有工作電壓低、耗電少、發光效率高、變幻多、利環保、壽命長等特點,而壽命比白熾燈長20至此0倍,比熒光燈長10倍,成為照明領域的新寵,被認為是節電降能耗的最佳實現途徑。據專家估算,只要目前1/3的白熾燈被半導體燈所取代,每年就可為國家節省用電1000億度,相當于三峽工程一年的發電量。LED發展迅速,1998年白光LED光效僅為5流明/瓦,1999年就達到15流明/瓦,目前有國際實驗室新研發的白光LED更達到了在工作電流為350毫安的標準條件下,亮度最高可達155流明、發光效率達136流明/瓦的新紀錄。
美國已制定“彩虹計劃”,宣布2020年將全部公共照明改造成LED產品。在中國,為北京奧運會而建的“鳥巢”、“水立方”等場館,均大量采用LED技術,將在上海舉辦的2010世博會場館也將大量應用LED技術和產品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