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照明】我國綠色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
(時間:2013-9-29 9:25:18) |
近年來,綠色節能照明產品大行其道,甚是被國家及各地政府青睞并大力支持其推廣。但當人們都在津津樂道綠色節能照明產品的同時,其存在幾大明顯問題,也不容忽視,值得行業關注且需加以盡快解決,才能促進我國綠色節能照明產業健康長遠發展。 節能燈產品抽檢合格率低 當前,我國綠色節能照明行業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生產該類產品企業也呈現出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現場,產品整體質量不容樂觀。據了解,今年年初,廣東省質監局對節能燈產品抽檢發現,廣東生產的100批次節能燈竟有近八成不合格。同時,省工商局公布的抽檢結果也顯示,大批劣質的節能燈沖擊市場。因而,部分企業生產的照明節能產品專線抽查合格率是不高的。 節能照明產品價格參差不齊 另外,目前在廣州市場上,節能燈價格參差不齊,其單價最多的相差竟有10倍之多。據了解,市場上節能燈價格在3元至30元之間不等。同時,價格兩極分化較為明顯,如目前市場一只優質11瓦緊湊型節能燈價位為20元左右,而1只白熾燈售價僅為1元左右,兩者差價甚大,使得廣大消費者體會到“節能燈節電不節錢”,不利于廣大消費者積極選購;而一部分節能燈設定在5元以下,這種又形成“低質低價”,造成了一些生產廠家的低價惡劣競爭。這些問題對當前我國節能照明產品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缺乏統一規范行業產品標準 對于我國照明行業而言,行業相關標準及產品評定標準還是規范不足,甚至有標準缺失現狀存在。由于行業相關標準混亂、規范不到位,從而導致節能照明行業門檻過低,從而造成節能產品“魚龍混雜”,“非節能卻打節能牌子”的“亂竽充數”現場時有發生,這無形之中嚴重的擾亂整個市場正常運作。據了解,《管型熒光燈鎮流器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已發布近十年,至今還沒有修訂過,嚴重影響了產品的升級換代。此外,節能照明產品的質量節能認證體系和標準規范也尚不完善。由于缺少第三方機構的權威數據,眾采購商和經銷商無從選擇識別優劣產品,因而產品在安裝使用后出現質量問題的情況就屢見不鮮。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