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油價時代來臨,以及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重,近來節能及減少CO2排放的相關話題持續升溫。電價的持續高漲促使各種省電方法紛紛出籠。其中,以能大幅節省功耗的LED照明取代傳統熒光燈功效最為顯著,全球各地也力推LED照明,從輔助照明到主要照明,甚至是道路路燈。隨著LED組件品質及轉換效率相關技術的突破,LED取代傳統熒光燈的趨勢愈發明顯,業界專家多認為在未來三至五年內,LED將成為照明主流。
根據臺灣地區光電產業協會(PIDA)估計,2008年LED光源將比2007年成長13%,規模達到9,800萬美元,2009年將正式超越1億美元。臺灣地區工研院(IEK)也認為,隨著LED技術不斷提升及應用領域愈加廣泛,預計2010年LED照明市場規模將達到7.71億美元,2006~2010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9%。
積極發展大功率LED驅動
事實上,近來相關市場的升溫也調動了臺灣地區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積極性,就臺灣地區IC設計產業而言,已有許多模擬及非模擬IC制造商投身LED照明驅動IC領域。
整體而言,相較于其它LED應用,使用于LED照明的驅動IC對各方面的要求將更高,尤其是在電流輸出的一致性與恒定性方面。基本上,lED驅動IC需要控制一顆或多顆LED,LED發光亮度與通過電流量大致呈線性正比關系,因此要使LED發出相同亮度,必須保持被連接在一起的LED電流量一致。由于電流些微改變即會影響顯示亮度,這對于LED的照明應用而言是無法接受的。
此外,LED驅動IC自身的EMI/EMC、電源轉換效率和驅動大功率LED等皆是LED照明驅動IC發展所關注的問題。其中,驅動大功率LED的解決方案勢必將成為相關業者極力發展的產品線,因為LED照明要順利取代傳統熒光燈,就必須發展高功率LED。臺灣工研院電光所光電組件與系統應用組組長朱慕道指出,在LED的各種應用項目中,LED照明備受期待,然而高效率LED的研發正是臺灣地區LED業界極為欠缺的技術,因此近年電光所積極投身于高效率LED的研發。朱慕道表示,在高效率LED方面,目前在國外實驗室水準已可做出高達150流明/瓦的雛形產品,目標則是100流明/瓦的商用產品,如此才能滿足主要照明所需。而目前市面上已經量產的LED模塊多為60~80流明/瓦。
高轉換效率才能真正節能
整體而言,LED照明之所以受到普遍青睞,無非是因為相較于傳統熒光燈,LED具有顯著的省電效果。然而,要做到真正的節省能源,除了仰賴LED本身的材料特性外,如上所述,LED照明驅動IC的轉換效率更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許多業者更極力發展這方面的技術,聚積科技于去年推出的LED照明驅動IC新產品便是一例。
該公司日前成功研發出與傳統“定電壓模式”DC-DC轉換器不同的1.2A“定電流模式”的高效率DC-DC轉換器——MBI6650,并利用創新的HystereticPFM技術提升使用電流驅動的LED在照明應用上的壽命與效率。聚積科技采用的HystereticPFM技術,除了能避開對音頻的干擾外,在大電流的狀態下切換頻率快;而在小電流時切換頻率慢,使其輕載與重載的系統轉換效率分別高達85%和90%,大幅提升了LED照明系統運作上的效率,節省了電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