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是奧運場館景觀照明中惟一全部采用LED的場館,在兩萬多平方米的外立面安裝了11萬多只LED燈具,這些節能環保型的燈具全年可節省電費84.95萬元,節能率達到73.34%。
北京中軸線北端,“鳥巢”西面,矗立著一座占地8萬平方米的水晶宮殿——國家游泳館。白天,這座酷似水分子的建筑在陽光下,宛如一位妙齡少女,嫻靜溫婉、柔情似水;夜幕降臨,它在燈光的裝扮下,頃刻間變得晶瑩剔透,宛如童話故事中的水晶宮殿!八⒎健迸c隔街氣勢恢宏的鳥巢矗立在一起,遙相呼應,將主場區和諧的氣氛推向高潮。
創新之舉:在“水分子”中安裝燈具
“水立方”位于奧林匹克公園B區西側,和國家體育場“鳥巢”隔街相望。據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志雄介紹,“水立方”最大的特點就是“水”,場館承辦的所有比賽項目都在水中舉行;場館外部采用了獨創的多面體空間鋼結構,外觀看起來就像是由一個個“水分子”匯集起來的“方盒子”;場館夜景照明的色彩上,選擇以藍色為主,呈現出海水靈動、幽靜的意象。場館的設計理念與功能結合得相當緊密。
按照奧運場館的重要程度,外立面的亮度應該有所區別。如果鳥巢的照明亮度為10,那么“水立方”的亮度不能超過8,國家體育館和會議中心的亮度應依次遞減。采用哪些照明方式既能表現場館的建筑特點,同時又不違背建設方的初衷,成為設計師關注的焦點。“水立方”電氣工程師董青告訴記者,在設計之初,他們在對輪廓照明、泛光照明方式進行分析后發現,這兩種照明方式適合于反射率比較低的立面上,比如石材、實體墻立面。而“水立方”外立面都是半透明的ETFE膜,如果采用這種泛光、輪廓的照明方式,燈光透過氣枕進入場館內部會削弱燈光的表現效果。而且這兩種照明方式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只能照亮場館四周,場館頂部無法照亮。因此首先將這兩種照明方式淘汰出局。
還有一種被設計師廣泛采用的照明方式——內透式照明,它主要是在建筑物內部布置光源,燈光通過透明介質直接散射到建筑外面,這種方式適合于玻璃這樣透光性比較好的建筑材質。而“水立方”的墻壁全部是由一個個規格不等的“氣泡”組成,如果在場館中采用內透光的照明方式,燈光要突出“重圍”才能抵達場館外面,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燈光損失嚴重,僅剩的那些燈光亮度已經不能滿足設計師的要求。這三種常用的照明方式用在“水立方”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遠不能實現通體明亮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認真地分析“水立方”的外立面構造,在屋面、外立面和內立面分別采用了四層膜、三層膜和兩層膜的ETFE氣枕,氣枕邊緣通過鋁合金夾具和鋼轉接件固定到主體鋼結構上。每個不規則的“氣泡”里面充了大量的氣體,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整體,從外形上看起來,極像一個個被放大的“水分子”。設計師在外層氣枕的內部鋼結構內側安裝燈具,燈光透過薄薄的一層膜向外投射,亮度損失是內透光照明方式的一半。設計師在經過多次實驗之后發現這種照明方式與設計理念最貼切,能夠產生預期的效果。董青把這種利用中縫,在“水分子”中安裝燈具的照明方式稱為——空腔內透光。業界對這種照明方式給予高度評價,專家認為這種布光方式拓寬了設計師的視野,成功實現了世界上最大的膜結構建筑的LED景觀照明,為今后的景觀照明開辟了一條新的設計之路,在LED向規;较虬l展途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