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獎勵承諾遲遲未兌現、激勵機制不完善,正挫傷一些“用能大戶”節能減排的積極性。昨天舉行的市人大常委會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本市《2008年重點能耗企業節能降耗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盡管逾九成企業已經進行或將要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對節能降耗的目標總體認可,但目前真正“享受過”政府有關節能減排方面優惠政策或財政補貼的企業只占二成不到。
今年是市人大常委會連續第三年開展面向全市的節能執法檢查。為了更精準地了解本市工業企業對節能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以及企業在節能措施落實、節能效果顯現方面的情況,今年8月至9月,市人大財經委委托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就工業企業節能工作進行專項調查。據悉,此次調查報告選取的樣本為本市能耗在5萬噸標準煤以上的287家工業企業和重點耗能企業,共收回有效問卷263份。
報告表明,企業對國家新修訂的節約能源法以及市政府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相關政策的知曉率較高。報告同時指出,盡管97.7%的企業已經或將要進行節能技術改造,但對于政府為推動企業節能降耗工作而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措施和財政補貼措施,企業知曉率不高,嘗到過政府獎勵“甜頭”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263家企業中“享受過”政府有關節能減排方面優惠政策或財政補貼的企業只有46家;還有近四成企業不知道政府的相關節能政策。
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俞國生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本次節能執法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時說,“在節能激勵機制方面,一方面不少企業反映政府節能投入的資金不足、獎勵措施不到位;另一方面,財政每年安排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還‘用不掉’。據反映,去年安排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到今年上半年還沒有落實到具體項目,原因是資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缺失,撥款程序滯后,嚴重影響該專項資金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