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綠色節能引領低碳生活 |
(時間:2012-11-16 10:13:22) |
長沙萬元GDP能耗連續五年居中部省會先進水平
走下飛機,黃花機場供應的暖氣是天然氣發電后的余熱制成;穿過營盤路湘江隧道,頭頂的4000多套照明燈全是LED節能燈;路燈照明利用太陽能蓄能并利用光線強弱進行開關控制……如今,外地客人來長可以處處感受到長沙的低碳生活。 低消耗發展,才算得上是高質量發展。作為一個天然的能源資源匱乏型城市,星城長沙在節能減排的道路上探索前進,取得累累碩果。2011年,長沙被確定為首批8個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之一,成為中部唯一獲此殊榮的省會城市。長沙萬元GDP能耗連續五年居中部省會城市先進水平,單位GDP能耗遠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新華社、文匯報、湖南日報、長沙晚報等省內外媒體高度關注,紛紛對長沙能源工作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進行跟蹤報道。 體制創新 5年出臺60余項節能政策文件 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的獲批,賦予了省會長沙“碳”路者、節能先鋒的角色,也意味著其節能之路更加任重道遠。長沙是率先在全國省會城市成立市級綜合性能源管理與執法機構的城市。2006年6月,長沙市能源管理辦公室(長沙市能源執法隊)掛牌成立。2010年10月,更名為長沙市能源局。機構的變革,意味著長沙節能“大管理、大發展”的格局逐步成型。 據市能源局局長繆晨光介紹,從2006年開始,長沙市先后制定出臺了60余項節能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節能政策法規體系。在綜合領域,出臺了《關于推動節約能源工作的若干意見》、《全民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等基礎文件;在專項領域,制定了促進工業、建筑、交通、民用、商業等領域節能,推動城市景觀節電,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賓館酒店限制使用一次性日用品,賓館酒店客房智能IC卡節電綜合改造等一系列政策規定;在立法方面,出臺了全省第一部有關能源節約工作的地方性政府規章——《長沙市節約能源辦法》,制定了《長沙市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長沙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等。 同時,長沙匯集各行業30多位專家,組建節能降耗專家庫,為能源管理提供決策咨詢和技術支撐。 工業節能 5年關閉整改高耗能企業400余家 工業是耗能大戶,工業能耗占全社會能耗總量的70%以上,工業節能是節能工作的重中之重。繆晨光介紹,長沙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實施節能戰略的根本性舉措來抓。一方面,嚴格對照國家目錄,動態淘汰落后產能。“十一五”期間,長沙先后取締、關閉“五小”、“雙高”企業368家,淘汰退出、限期搬遷和停產整治企業58家,淘汰落后機立窯水泥生產線22條以及1200噸/日干法生產線1條。 另一方面,加強企業節能引導,積極培育新興節能型企業。通過引導支持重點企業節能,工程機械、材料等行業的能耗顯著下降,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企業在產能大幅擴張的同時,單位產值能耗實現大幅下降。 2006-2011年,長沙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4.57%、6.75%、13.72%、14.37%、13.76%和11.6%,從2005年的1.3噸標準煤下降到2011年的0.41噸標準煤,超額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 社會節能 2星級以上酒店年省電5000萬度 賓館、酒店等公共場所是長沙節能減排的“排頭兵”,也是重點領域節能、全民節能取得突破的一個縮影。 2009年7月1日,市政府下發通告,要求所有賓館、酒店、招待所及相關單位禁止免費提供一次性牙具、拖鞋、梳子、洗發水、沐浴液、香皂、浴帽等(俗稱“七小件”)。兩年內僅此一項就節約5000萬元。 2010年9月,針對賓館客房“長明燈”、“全天候空調”的浪費現象,長沙市發改委、能源局啟動客房新型智能節電改造工作。在長沙許多賓館酒店,三四十瓦的金鹵射燈被換成了只有1.5瓦但亮度差不多的LED射燈;硬紙片不再能取電了,必須得插入房卡……據測算,全市2星級以上賓館實行插卡取電,并結合綠色照明和空調溫控改造后,可實現年節約用電5000多萬度,節約電費5000多萬元,客房綜合節能率達30%以上。 與此同時,長沙市發改委、能源局積極引導賓館商廈、寫字樓推廣使用高效辦公設備、節能電器和綠色照明設備,嚴格控制室內空調溫度標準等。市財政局每年安排500萬元用于本級公共機構節能改造。2009年,市行政中心比上年節電113萬多度,節水51萬噸,節氣21萬立方米,水、電、氣綜合能耗比下降15%,節約直接開支經費244萬元。2010年,全市公共機構水、電、氣能耗率下降達7%,全市公共機構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期間公共機構降低能耗25%的目標。 交通節能 汽車駕駛模擬器年省錢5000萬元 市民小吳前不久在河西的一家駕校報了名,令她稍感意外的是,培訓中并非全部是實車訓練,有很多時間花在了模擬訓練上,效果和開真車一樣。目前,長沙80%的駕校使用汽車駕駛模擬器,相當于延長了汽車1/4的使用年限,每年省錢5000萬元。 作為全國首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長沙設立了“長沙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貫徹執行4年內所有公交車輛達到國Ⅲ排放等配置標準的車輛更新計劃,積極推廣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要車型,以純電動汽車為適當補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從2006年開始在公交線投入混合動力公交車進行示范運營,2010年全市共更新使用混合動力車輛584臺。 在公共交通方面,長沙開展了為期數年的交通暢通工程,近3年已投入交通基礎建設資金115億元。全市公交系統共有856臺車輛進入了GPS監管系統,空駛率下降11%,一年節油約70萬公升。 建筑節能 綠色環保建筑年省144萬噸標煤 9月10日,在梅溪湖片區,中部地區首所全綠色建筑學校——長郡梅溪湖中學正式啟用。在這所學校中,使用了地源熱泵空調熱水系統、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地下室自然通風和采光、屋頂綠化、透水路面磚等多項綠色環保設計。 在長沙,綠色建筑將越來越多。長沙將把梅溪湖片區、黎圫新城片區打造為全國綠色示范新區,在新區中,將全面推廣綠色規劃、綠色市政和綠色建筑,從單體綠色建筑向區域化綠色建設推動。 長沙還率先在全國啟動了以“綠色”為核心的“兩型社會”城鄉體系研究,創新制定了綠色建筑、綠色城市道路、綠色照明等領域技術標準和設計原則,并開展了“麓谷林語”和“太陽星城”等綠色小區建設試點工程,新建了一批采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地源熱泵等節能環保技術相結合的新能源利用示范建筑項目。 “十一五”期間,長沙市建筑節能取得顯著成效,長沙市完成節能建筑竣工面積5238萬平方米,形成每年144.3萬噸標煤的節能潛力,對全市萬元GDP能耗下降貢獻率每年達到一個百分點以上,建成了全市建筑能耗監測數據中心,完成1000萬平方米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統計,成為全國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示范省市之一。 節能服務 首創“能源醫院”免費為企業節能診斷 在節能技術服務方面,長沙市發改委、能源局率先全國打造首家“能源醫院”——節能120威勝服務中心,以小分隊服務形式,免費為全市用能單位提供節能診斷、技術咨詢等一攬子服務,全市用能單位技術節能、管理節能水平普遍提高。2007年成立了長沙能源綜合利用協會,2012年又成立長沙市節能服務協會,建立政府與協會雙軌服務機制,發展會員200余家,舉辦節能產品推廣展示會、技術交流活動20多場次。 同時,長沙積極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全市備案登記的合同能源管理企業有175家,其中87家進入國家發改委推薦目錄,開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200多個。比如省人民醫院2007年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改造,門診樓經改建的局域負荷控制中心節能配電工程節能率達到27%,同時用電設備的更新也促進了醫療涉電精密儀器使用壽命大大延長。 全民節能 五口之家節能可栽71棵樹 節能燈、地暖、風機盤管、外遮陽、防曬膜、保溫材料、空氣源熱水器……參加過幾次節能宣傳后,家住雨花區三江花中城8棟的廖曙光迷上了節能家裝,家里處處可見節能細節。專家測算,這樣一個五口之家每年可節電1500度,節省標煤495千克,減少碳排放1300千克、二氧化硫4.24千克、氮氧化物3.7千克,相當于多栽71棵樹。 自2007年起,長沙市財政每年安排節能專項資金3000萬元(2011年開始,每年3500萬元),五年來共支持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重點行業重大節能技術改造、重大節能技術示范工程等節能項目1100多個,帶動總投資12.86億元。近三年通過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節能燈198.5萬只,引導群眾形成良好節能習慣。 長沙市發改委、能源局組織開展節能宣傳周、能源緊缺體驗、地球一小時熄燈節能體驗、“你說話吧”低碳主題討論、世界環境日低碳節能知識宣傳等特色宣傳活動,全民節能氛圍日益濃厚。2008年以來,共舉辦四屆中國(長沙)節能科技產品交易博覽會,積極推動節能科技成果轉化和節能科技產品推廣應用。 站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最前沿,長沙正創新著能源管理思維和發展理念,踐行著國家能源戰略的偉大轉型。我們相信,通過堅持不懈,負重求變,節能降耗,科學發展,長沙終能實現節能與能源事業的科學跨越,實現以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領先中部 2006至2011年,全市萬元GDP能耗逐年降低,歷年單位GDP能耗為全省最低,超額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被評為全省“十一五”節能工作先進市,全市以年均10.1%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年均15.3%的經濟增長。 2011年,長沙單位GDP能耗也處于中部省會先進行列,排名第2位,僅次于南昌,與合肥持平,萬元GDP能耗為0.64 噸標準煤,同比下降3.96%。按環比法計算,長沙“十一五”累計節約和少用能源512萬噸標準煤。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