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內蒙古代表團熱議節能減排:加快推進資源就地轉化 |
(時間:2013-3-7 8:59:32) |
3月5日下午,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對于霧霾天氣和京藏高速公路堵車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烏海市市長侯鳳岐提出一組數據:京津冀地區燃煤總量約3.5億噸,二氧化硫排放強度為每平方公里8.5噸,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7倍;內蒙古煤炭產量10.6億噸,外運量就達6.6億噸。 侯鳳岐代表說,能源資源生產集中在西部,而消費卻集中在東部,貯存和消費的逆向分布和流動,導致了諸多問題的出現。一是加劇了能源供需矛盾,東部一些地方經常出現煤荒、電荒、氣荒,而西部很多地區卻是“窩電”、“棄風”;二是加劇了運輸緊張的矛盾,能源、原材料產品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大規模跨地區轉移,帶來巨大運輸壓力;三是增加了企業成本負擔。 全國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秦義說,去年,內蒙古電力裝機容量達到7828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1692萬千瓦,由于電力外送通道不暢,自身用電負荷不足,電力裝機富余800多萬千瓦,風電棄風率超過20%。調整優化重點產業布局,推動能源依賴型和資源加工型產業向能源富集地區轉移,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治本之策。 他補充了一個實例,內蒙古準格爾、大青山、卓資山已探明高鋁煤田資源量500多億噸,可產生近150億噸高鋁粉煤灰,可從中提取氧化鋁50億噸左右。但是,目前這些地區的煤炭大部分運往區外分散使用,致使氧化鋁無法回收利用,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如果將這些地區高鋁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加工,建設煤電灰鋁一體化循環產業基地,就可以有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還可替代氧化鋁和紙漿的進口。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