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記者從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微博]開發計劃署(UNDP)、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在陜西咸陽聯合召開的“節能磚與農村綠色建筑發展研討會”上獲悉,農業部執行的“節能磚與農村節能建筑市場轉化項目”自2010年正式啟動以來,采取由農業系統進行項目管理、墻材系統和住建系統提供技術支持的合作模式,先后在新疆、吉林、甘肅、河北、陜西、湖南、四川、安徽、浙江等省(區)建成10個節能磚廠,年生產能力6.25億塊,已實現節能7.8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19.53萬噸;同期建設的11個農村節能建筑示范推廣工程,使5000戶農民搬進了農村綠色節能民居。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節能磚與農村節能建筑市場轉化項目”國家指導委員會名譽主任舒惠國在講話時說,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農業部通過開展能力與意識提高、信息傳播與推廣、政策體系與融資機制建設、技術示范與推廣等系列活動,初步建立了節能磚和農村節能建筑的標準規范體系,引領了行業技術進步,促進了農村磚瓦行業節能減排和農村節能建筑的應用推廣,為我國農村地區整體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項目管理組織單位、技術支撐單位、相關企業和基層單位再接再厲,進一步規范相關技術標準,完善管理措施,創造出更多典型模式和有效經驗,將項目不斷地推向深入,讓更多農民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官員劉世俊對項目總體設計、實施的監測評估、執行和實施機構、項目成果的相關性、有效性和效率,以及項目的可持續性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項目高標準完成后續推廣,最終實現項目目標充滿了信心。

據介紹,2014年該項目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20個推廣節能磚廠和40個節能建筑推廣村的建設,并通過加強對推廣工程各環節的指導、跟蹤和評估,推動工作的科學化和管理的規范化,讓農民真正住進經濟安全、節能高效、環境舒適的高品質綠色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