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我國僅1/4建筑采用先進節能措施 |
(時間:2013-11-22 8:54:48) |
近日,第三屆中國國際綠色創新技術產品展(簡稱“綠創會”)在廣州落幕。展會的舉辦地琶洲廣交會展館,是本屆綠創會最大可持續發展示范項目,也是國內單體建筑中最大的節能改造項目。據悉,今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的本次節能改造,還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預計5.5年可收回改造成本。 建筑節能專家指出,樓宇消耗著約全球40%的能源并占據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1%,而在我國既有的約43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僅有4%的建筑采用了先進的能源效率改進措施。 近日省政府發布的《廣東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也提出,以大型公共建筑等為重點,逐步推行綠色建筑標準,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累計建成綠色建筑4000萬平方米以上。 廣交會館改造后年節能收益250萬元 在亞洲最大的現代化會議展覽中心—廣交會展館的底層尾部,從一條縱深的貨車通道旁邊進入,就是該展館的“心臟”部位—中控室,也是整個建筑能源消耗的總控制室。 “我們為廣交會展館A區的暖通空調系統、照明系統,以及A、B、C區的部分室外照明等設備系統進行了節能升級改造。在改造之前的2012年,暖通空調和照明的能耗占場館總能耗約54%。”負責該節能改造項目的西門子公司吳經理介紹。 吳經理介紹,通過制冷站的改造和展廳空調系統運行的優化,展館可實現對制冷站的智能優化控制和能耗監督,在提高空調系統表現的同時降低能耗。 “此外,從卡車通道進來開始,一直到整個展館的A片區,我們總共更換了2000多盞LED節能燈”,吳經理說,還增加了紅外感應控制樓梯間照明功能,節能改造完成后,照度值保持不低于改造前。 今年9月,承接該項目的西門子公司,為廣交會展館完成了一期節能改造項目。該項目還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通過能耗降低節省下來的費用來回收項目的前期投資。根據合同能源管理協議,改造后的廣交會館每年節省用電量不低于270萬度,折合每年實現年節能收益約250萬人民幣。整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將歷時5.5年(收回成本),預計于2019年完成。 我國建筑節能的進程落后于減排形勢 作為每年舉辦各類展會活動100多場的亞洲最現代化展館,廣交會展館的節能改造折射出我國建筑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的廣闊前景。 在本屆綠創展中,樓宇科技、智能家居等建筑節能的產品、技術令人關注。記者在一個智能樓宇模型中看到,到了下午兩點,是太陽光直射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樓宇自控系統自動調低照明功能且打開太陽能儲能裝置,以供晚上使用。“條件好的時候,這樣的建筑不僅可以實現零碳,甚至因為有電能結余供給其它地方,實現負碳! 方興未艾的技術發展背后是中國城市建筑節能的緊迫!皵祿@示,樓宇消耗著約全球40%的能源并占據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1%” 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亞太區總裁肖松博士說道。該專家分析認為,中國有13億人口,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的能源和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大型公共建筑成為了節能改造的重點。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基礎設施的發展、建筑建設的速度都超越世界上很多國家。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也強調“建筑業要推廣綠色建筑、綠色施工,著力用先進建造、材料、信息技術優化結構和服務模式。”2013年以來,我國能耗強度下降速度放緩,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滯后。國家發改委在8月的通知中提出,要實現201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6%的目標,后三年年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需降低3.84%,比前兩年平均降幅提高1.03個百分點。不過,現今我國建筑節能的推進程度卻遠遠落后于嚴峻的減排形勢。 肖松博士調查發現,我國既有的約43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僅有4%的建筑采用了先進的能源效率改進措施。 建筑業合同能源管理不足1/4 在廣交會展館的節能改造中,引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也被認為是一大創新。作為市場化的減排機制,合同能源管理被中國政府視為減排利器。2010年,中國政府專門推出了鼓勵合同能源管理的相關政策,以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不過,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業的應用卻并不廣泛。 世界銀行高級能源專家王曉東表示,中國合同能源管理投資額大概四分之三都是工業上的,國外大部分是在建筑節能上,且大部分是在政府大樓、學校建筑和醫院建筑上。 “優勢明顯,但后勁不足!边@是中國合同能源網分析師楊雄雄對當下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領域應用的評價。在他看來,缺少后勁的原因,一是雖然建筑節能的產業規模巨大,但單個項目的合同額卻往往比不上工業節能項目。而且投資回報少則一兩年,多則四五年,有些項目投資回報期甚至在10年以上。 此外,從技術來看,對于大部分節能公司來說,建筑節能綜合改造難度大!敖ㄖ澞芫C合改造包括建筑外圍結構、機電設備系統、室內環境調節裝置等多個環節,目前多數節能公司只能提供單一產品或一到兩項技術! 西門子東北亞區樓宇科技集團總經理邵康文表示,相比歐美,建筑節能的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內起步稍晚。如何建立一個規范統一的體系,還有待完善和進一步提高。 “與歐美國家不同,中國一些地方的氣候有夏天很熱、冬天很冷的特點,即使把歐美的成熟技術引進來,也要進行針對性地調整!鄙劭滴恼f。 觀察 公共建筑 節能改造市場很大 九三學社中央提交的《關于推廣合同能源管理,促進公共建筑節能》提案顯示,近年來,我國每年新建單體規模大于兩萬平方米、且采用中央空調的政府辦公建筑、大型商場、賓館飯店等公共建筑總量約4—5億平方米。據測算,公共建筑因為使用強度大,且運作方缺乏節能技術與經驗,公共建筑節能潛力普遍在30%以上,有些大型公共建筑甚至可達50%以上。 目前,一些外國知名的節能方案提供商,已經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多個城市的公共建筑提供了建筑節能改造的示范,公共建筑可望成為合同能源管理破冰建筑節能市場的關鍵。 世界銀行在中國的首席能源專家羅伯特·泰勒指出,在歐美合同能源管理更多應用在建筑,特別是公共建筑的項目上,比如學校、醫院、政府大樓。“這些項目也比較長期,一般都是6到10年左右。因為背后有政府支持,因此不用太擔心業主的還款能力。” 1992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議案,要求政府與節能企業合作進行合同能源管理。1995年,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的能源費用為79億美元,并開始執行“聯邦政府能源管理計劃”。 楊雄雄等專家表示,通過政府機構以及有一定官方背景的公共建筑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起到表率作用,并由此推動合同能源管理在能耗企業中的運用,加快節約型社會的建設!皬钠髽I的角度,則可以適當提高合同能源管理補貼標準,特別是對效果明顯的項目給予額外補貼!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