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十二五”節能減排需要長效機制 |
(時間:2010-10-14 8:28:39) |
節能減排,是時下最令人關注的焦點之一。 距“十二五”來臨,尚不足百日時間,能否在最后的一個季度內,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約束性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在這個目標面前,無論對中央、地方,還是企業,都將是一場關乎誠信和能力的考驗。 在如此緊迫的形勢之下,9月以來,拉閘限電的“減排突擊戰”在全國一些省份相繼上演,并由此引發了一些爭議和抱怨。基于此,9月19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節能減排工作的緊急通知》。其明確要義是,實施節能減排預警調控要“科學、合理、有序”。 沿著科學、合理、有序的軌道前行,無疑是“十一五”, 也是“十二五”節能減排路線都要遵循的準則。 可以看到,“十一五”期間,諸如推進科技創新、完善市場機制,以及淘汰落后產能、建立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嚴格目標責任考核問責制等組合拳,對推進“十一五”節能減排起到了一定成效。 而考核與問責,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對減排目標而言,數字背后的真正深意是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展現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能力與形象,以及對此所做出的恒久努力。 毋庸置疑,節能減排是一項系統工程,打好節能減排的攻堅戰與持久戰,不是靠短促突擊式的拉閘限電、快步躍進式的沖刺那么簡單。如何將五年的目標,在時間上合理分解,不僅需要詳盡科學的規劃,而且需要建立起長效運行機制。正如先賢所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將同樣艱巨。當前,節能減排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強“十二五”規劃研究,科學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優化產能,科學分解節能目標,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才是關鍵之本。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