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臺州市稅收調節作用激發企業節能降耗 |
(時間:2010-11-1 9:20:02) |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目標的決戰之年,為完成節能降耗的目標任務,臺州市加大了對節能降耗工作的專項督察力度,采取了有序供電措施。臺州市地稅局緊緊抓住這一契機,積極創新工作思路,針對臺州地區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眾多,企業納稅意識淡薄、賬務不健全、大量的交易通過市場現金結算,難以保證稅收及時足額入庫的現實情況,以黃巖區先行,積極探索實行“以電控稅”這一新的稅收征管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電控稅”是針對電力消耗作為主要能源指標的工業性生產加工行業的經營特點,充分采集納稅人生產經營數據,以電力消耗數量為主要指標來評價和估算納稅人的實際納稅能力,從而實現對稅源的有效監控,減少稅款流失。 據介紹,“以電控稅”的主要做法是對用電情況和納稅情況進行“兩比對”。對規模下企業的用電數據與納稅人的征管數據進行比對,以用電戶號為依據逐一進行梳理,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區別對待:對于正常管理戶在納稅人基本情況中補登納稅人用電戶號;對于工商登記過期作廢的,統一限期重新辦理工商登記后再辦理稅務登記納入正常管理;對于一戶多表的由電力部門進行并表處理,一表多戶的由工商部門清查工商登記,然后由稅務部門辦理好稅務登記并建檔備案;對于無工商登記和無納稅的,在規定時間前由納稅人自行申報補繳稅款,稅務部門將其納入正常管理。 對各行業用戶的電度產出率與納稅人申報的應稅收入進行比對。充分利用電力部門提供的用電數據,按照各行業的應稅每度電產出預警值,套算出各行業各業戶的應稅產出預警值,與企業同期自行申報的銷售(營業)收入進行比對,針對不同類型情況,進行納稅評估,建立行業稅收預警管理機制。 此外,根據比對數據采取“有保有壓”措施,避免“一刀切”。在全區范圍內實施有序用電,保障重點企業和能耗低的企業能夠用上電;有序控制能耗高的企業;對無證、無照、無稅收的企業則采取停止供電措施,從而促使這些原來漏征漏管的企業主動前來辦證繳稅。 從黃巖區先行開展的情況看,“以電控稅”可以減少稅收流失,提高稅收定額準確性,促進稅收收入和財政收入的增加。黃巖區共有9615戶工業用電企業,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比對5565戶,完成總數的57.9%,其中大工業用電戶完成604戶,占大工業用電總戶數的92.2%;普通工業用電戶完成4961戶,占普通工業用電總戶數的55.4%。通過對用電數據的比對,全區新增規模上企業85家,新增比例為12.6%。采取“以電控稅”管理模式后,對全區工業納稅戶家底進行了徹底的清查,以用電戶號對應稅務登記,新增納稅登記戶數823戶,納稅登記戶數顯著增加,進一步完善了稅務登記數據,為今后的稅源管理打下良好基礎。根據全區2010年1-8月份普通工業用電戶用電數據和國稅部門的評估標準進行測算,預計全年能增加地稅收入3000萬元。 從比對的數據來看,因受傳統征管模式的限制,黃巖區往年都要流失不少的稅收,通過“以電控稅”,可按照開戶信息中提供的地址對該用電企業進行核查,往年的漏征漏管企業、個體戶等得到有效清理,部分納入正常納稅管理的原漏征漏管企業、個體經營戶將是每年稅收新增的亮點。 “以電控稅”辦法的實施,不僅能提高稅收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有效遏制稅款流失,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而且也從側面利用稅收的調節作用激發企業加強管理,通過加大技術改造和強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最終實現企業資源整合、升級,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