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鋼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成效凸顯。自2006年來到今年10月份近5年間,噸鋼綜合能耗已大幅下降到目前的715千克標準煤,工業水循環率由70%提高到96%,噸鋼耗新水降到4.7噸,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提高到98%,累計節能155萬噸標準煤,相當于一座中型煤礦的年產量,提前超額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馬鋼在向建設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集團邁進的征程中,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規模擴張、結構調整、產品升級中,注重淘汰落后。“十一五”期間先后淘汰了高污染、高消耗產能200多萬噸。在投資400多億元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中,做到了70%以上的設備大型化、現代化。而且投資50多億元建成了一批諸如國內首臺塵泥脫鋅轉底爐、燃氣蒸汽聯合發電機組、污水處理站等在行業領先和國家重點示范的節能減排項目。僅燃氣蒸汽聯合發電機組,5年間就累計發電32億kWh,相當于減少碳排放320萬噸。期間,馬鋼加快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雙高產品”,高檔汽車板、家電板、非調質高強度冷鐓鋼等節約型新產品紛紛問世,實現了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統一。還深化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廢棄物資源化。瓦斯灰、轉爐污泥等含鐵廢棄物的利用,由2006年初的不到50萬噸,提升到現在的近300萬噸,既促進環保,每年又降本增效上億元。 馬鋼還加快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干熄焦技術打破日本、德國技術壁壘;燒結機冷卻帶低溫廢棄余熱發電開全國同行先河;煤氣燃氣鍋爐發電技術填補國內鍋爐全燒高爐煤氣空白。由此僅近2年,馬鋼就獲得國家2.6億元的節能減排的資金支持,還獲得安徽省節能先進企業稱號,并被國家認定為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和國家首批“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試點示范企業”,為馬鞍山獲得“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作出了突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