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動態】惠烽爐具領跑貴州新型節能爐具市場 |
(時間:2011-6-22 8:46:07) |
創新科技 產業化運營 近日, 2011 第二屆節能中國宣傳表彰活動發布儀式暨第十四屆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貴州省科技廳選報的安順惠烽節能爐具有限責任公司,憑借省柴節煤爐技術榮獲 “ 節能中國優秀示范單位 ” 稱號。該公司生產的省柴節煤爐具,將作為 “ 節能中國 ” 示范產品推廣,這是我國省柴節煤爐技術產品首次獲得此項殊榮,對農村節能減排將起到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本次 “ 節能中國 ” 宣傳表彰評選活動共有近千家單位參與。評選范圍涉及制造、節能、電子電氣、新能源、汽車等眾多高科技行業。評選以節能成果為依據,以樹立標桿為宗旨,綜合考慮不同領域、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的申報單位對節能事業做出的貢獻,最終評審出了百家 “ 節能中國優秀示范單位 ” 。惠烽公司憑借省柴節煤爐技術產品,在近千家企業提供的高新技術產品中脫穎而出,與海爾等大企業一起同臺領獎,體現了該項技術的創新性和對我國農村節能減排所做的貢獻。 安順惠烽節能爐具有限責任公司,原為安順市西秀區惠豐爐具加工廠,是當地一家傳統爐具生產企業,安順市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先后參與《貴州省防氟節能爐灶選編》編制工作,是《貴州省爐具產品質量標準》參與制定單位,是省財政廳采購供應商登記單位。因此,該企業生產的爐具,在當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說代表了當地新型節能爐具的技術水平。截止目前,產品累計推廣量達 35 萬臺,為貴州農村的節能減排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技術創新 傳統企業迎來第二春 多年來,惠烽公司生產的爐具靠質量和服務取勝,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口碑,產品暢銷貴州 40 多個區縣,遠銷江西、廣西、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爐具無論外觀,還是技術方面,都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只有創新,才是企業生存的出路。惠烽公司總經理李惠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及時從外地引進新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結合當地民風習俗和能源結構,集成創新,研制開發出了新一代高效低排放生物質爐具,這是對當地傳統爐具的一次技術革新。 據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節能爐具專委會郝主任介紹, “ 以柴代煤,以煤減煤 ” 是農村能源發展的方向。惠烽公司研發的生物質爐具,柴煤兩用,順應市場需求。據介紹,每臺爐具年均節省燃煤 500 公斤,節能效果明顯。 新產品研制出來后,正好趕上衛生部“降氟爐”改良項目和國家“退耕還林”省柴節煤爐灶項目的實施。惠烽爐具連續多年中標“降氟爐”項目和“退耕還林”項目,累計項目推廣量達幾十萬臺。憑借先進的技術,使公司的發展迎來了第二個春天。 新產品是一種先進的生物質半氣化爐,產品的爐桶與爐芯隔離組合成環狀圓形氣流通道,進行二次配風,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燒,實現清潔燃燒,提高燃燒效率。產品既可以燒柴,也可以燒煤,符合當地實際用能情況。貴州產煤,煤資源比較豐富,尤其在冬天,燒煤的爐具用戶占很大比例。近幾年,隨著煤價的上漲,很多用戶才開始轉向燒柴和秸稈,柴煤兩用的爐具開始旺銷起來。惠烽公司研制開發的這種新型爐具,適時添補市場空白,贏得了用戶好評。 紫云縣在實施“退耕還林”項目時,老百姓就選中了惠烽爐具。從 2009 年開始,該縣采購惠烽爐具 2000 多臺,今年計劃采購 1767 臺,目前正在做計劃。紫云縣林業局于局長介紹說,惠烽爐具在他們縣很受歡迎,現在老百姓都很務實,爐子不好用,白送都不愿意要。通過幾年來的項目實施,于局長總結了一下惠烽爐具的幾個優點:一是節能省柴;二是方便實用;三是傳熱快,冬天家里冷,一會就能把家燒熱。據用戶反饋,用上這種新型爐具,家里變得很干凈,不再煙熏火燎,無論燒柴,還是燒煤,幾乎看不到冒煙。原來冬天燒煤,現在改燒柴,每年至少能省 800 元出來。現在做一噸飯,添幾小節柴就可以了,很省。原來砍一天柴只燒一天,現在砍一天的柴,差不多能燒一周。 據興仁縣農村能源辦呂主任介紹,興仁縣在實施“退耕還林”項目時,采取“現場演示,百姓自選”方式。結果老百姓選中惠烽生物質爐具,其它爐具都不要,而且把當時衛生部實施的“降氟爐”項目也影響了。老百姓寧愿不要降氟爐,也要選用生物質爐。因為當地煤價高,農民用降氟爐燒不起煤,柴和秸稈有的是,生物質爐對他們來說實用、更實惠。隨著國家關停大量的小煤礦,煤炭價格持續上漲,更多的農戶生活用能開始轉向薪柴和秸稈,生物質爐具將越來越受老百姓的歡迎。 產業化運營 拓展綠色能源市場 生物質爐具市場的熱銷、國家“降氟爐”和“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加速了生物質爐具市場的競爭。現在,貴州新型節能爐具市場的競爭趨于白熱化,惠烽公司不愿意參與到市場的惡性競爭中,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有時甚至主動讓出部分項目市場。據了解,公司李總更多地是為了維護貴州爐具產業的聲譽。目前市場上出現很多家仿冒惠烽爐具的企業,但是惠烽公司站得高、看得遠,已把目光放在了新的起點上。 在紫云縣松山鎮青楓村,我們看到家家戶戶有一個烤煙房。烤煙房旁邊,堆著一大堆煤,農戶烤煙主要燒煤。據介紹,本來 500 公斤煤就能烤好了,現在要用 1000 公斤的煤,多少年來村民一直延續傳統方式,技術落后,費煤、污染大。如果能采用新型燃燒方式,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替代燃煤,對當地烤煙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對此,惠烽公司早已看到了商機。李總介紹,當地還有很多鍋爐都在燒煤,污染較大。另外,隨著現在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農作物收獲后,將有更多的秸稈被丟棄田間焚燒,這會形成很大的面源污染。惠烽公司正在醞釀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化項目。很快,這里的烤煙房和鍋爐有望用上先進的燃燒技術,燒上綠色、環保的生物質成型燃料。 目前,惠烽公司在開發生物質成型燃料方面已獲得突破,研制開發出 “ 紫莖澤蘭壓塊成型燃料 ” 。該成型燃料,以紫莖澤蘭為主要原料,混合各種農作物秸稈,以及樹枝、樹葉、雜草、鋸末等廢棄物,致密成型,作為燃料,替代燃煤,成本低,原料來源豐富。另外,發展成型燃料產業,還解決了當地紫莖澤蘭生態污染難題。紫莖澤蘭,俗稱 “ 飛機草 ” ,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很難滅除,每年貴州投入大量資金滅除,若將它轉化為成型燃料,變害為寶。現在,公司在安順、興仁的幾個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中。 6 月,公司即將有三臺生物質燃料成型機投入生產。下一步,公司將通過整合優勢資源,虛擬聯合,將成型燃料和生物質爐具、鍋爐配套產業化推廣,實現農村可再生能源的產業化運營,這將為貴州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在正值貴州的油菜和小麥收割期,沿路行車,焚燒秸稈冒煙的地方隨處可見。據當地老百姓講,多少年來,地里的秸稈大部分都是這樣處理,習慣成自然了。眼下,老百姓買不起煤,發展成型燃料替代燃煤是一個很好的出路,既解決污染問題,又發展了可再生能源。這是老百姓和政府官員都期望的好事。惠烽公司將通過試點示范,摸索出一套成功的運營模式,然后推向全省,為當地的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作出應有的貢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