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青海省新型光伏農牧區用能體系正在形成 |
(時間:2016-8-10 10:02:02) |
以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為依托,充分發揮青海省特色資源優勢,積極構建清潔型經濟型農村牧區用能體系。為了解決青海藏區單一的以蓄糞和薪柴為主的用能方式,解決無電地區用電問題,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準確把握國家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扶持政策,依托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共組織實施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24項,總裝機容量89兆瓦,獲中央財政建設補助資金18.9億元,項目涉及光伏電站、戶用電源、通訊基站和光伏提水灌溉等工程。 據統計,全省共建設光伏電站93座、戶用電源109811套、通訊基站352座和光伏提水系統264套,為解決全省無電地區用電問題提供了科技示范。 通過工程的實施,已經形成了“太陽能綜合利用與節能技術組合”的甲乙村模式、“綠色能源綜合利用與建筑一體化技術集成”的代格村模式、“太陽能主被動利用相結合技術推廣”的拉乙亥麻村模式、“與規模化養殖業相結合的熱電肥聯產沼氣工程”的天露循環農業模式、“適于農牧區推廣的小型光伏儲能微電網技術”的卻藏村模式、“都蘭縣巴隆鄉400kwp太陽能光伏提水”的都蘭模式、“基于微電網架構光蓄互補的供電系統”的曲麻萊模式……基本解決了青海省無電地區農牧民基本生活用電問題,形成了以太陽能光伏、沼氣生物質能和被動式超低能耗節能建筑為主要形式的生態、低耗、綠色的青海省清潔型經濟型農村牧區用能體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